目录
1,《九章算术》的作者是?

《九章算术》的作者是张苍、耿寿昌。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和整理,其时大体已成定本。 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现今流传的大多是在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刘徽为《九章》所作的注本。 《九章算术》内容十分丰富,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九章算术的内容是什么?
九章算术的内容是: 《九章算术》内容十分丰富,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九章算术的后世影响 《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在代数方面,《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中学讲授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九章算术》介绍的方法大体相同。注重实际应用是《九章算术》的一个显着特点。该书的一些知识还传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经过这些地区远至欧洲。 《九章算术》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可以说,《九章算术》是中国为数学发展做出的又一杰出贡献。
3,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是谁编写的?
《九章算术》出自众人之手,西汉早期著名数学家张苍、耿寿昌等人都曾经对它进行过增订删补,大致在东汉和帝时定型。全书分9章,搜集246个数学例题,系统地总结了从先秦到东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其内容为: 1、方田,关于田亩面积计算的38个问题; 2、粟米,关于粮食计算的比例的46个问题; 3、衰分,按等级分配物资和摊派税收的比例分配计算20个问题; 4、少广,关于开平方、开立方的24个问题; 5、商功,关于工程体积计算的28个问题; 6、均输,关于复杂比例计算的28个问题; 7、盈不足,关于双设法的20个问题; 8、方程,关于联立方程解法的18个问题; 9、勾股,关于测量方法的24个问题。 《九章算术》的历史价值 其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运算、比例算法、解决各种面积和体积问题的算法以及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的各种问题、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解一般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值解法和联立一次方程解法以及负数概念等等,对世界数学的发展均有重要贡献。 本书有刘徽、李淳风等人注本,隋唐时曾传入朝鲜和日本,被认定为教科书,另外还有英、日、俄等多种外文译本。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 《算经十书》收录了本书。
4,《九章算术》在数学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汉代数学成就除了《周髀算经》外,还有《九章算术》,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从先秦到西汉中期的数学成就。该书作者已无从查考,但西汉著名数学家张苍、耿寿昌等人曾经对它进行过增订删补。魏晋时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时说:“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可知该书中理论成于周公之时。 《九章算术》全书分作9章,一共搜集了246个数学问题,按解题的方法和应用的范围分为9大类,每一大类作为一章。它们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比例折换;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 《九章算术》在数学上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九章算术》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唐宋两代,《九章算术》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到了北宋,《九章算术》还曾由政府进行过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