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教育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集思教育网 > 院校 > 正文
吕梁学院怎么样?
吕梁学院怎么样?
提示:

吕梁学院怎么样?

吕梁学院还是很不错的。 就算是二本院校,它也是一个本科院校。在山西招生分数线基本上就是在二本分数线,甚至可能会降分录取。山西的二本达线人数在三分之一左右,相比于许多人上不了大学,能来到吕梁学院还是很好的。 而且它的基础建筑还是很完善的。这是其中一个宿舍的照片 可以看到,宿舍条件还是可以的。 而且它的学费不是很贵,老师也是很负责任的。就是学校位置比较偏僻,在郊区。节假日想去市区玩,需要打车。但是这样也避免了学校附近环境的复杂,可以充分保证学生的安全。 所以,来到吕梁学院,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吕梁学院好不好
提示:

吕梁学院好不好

我是吕梁学院19级的学生,我觉得我们学校还不错! 在山西省内公办类本科院校中各方面的条件也上的去。近几年各大本科院校都是蒸蒸日上,在软、硬实力方面都在加强。如果是高考选择院校的话当然啦也得根据你的分数来考虑。放几张我最近拍的照片看看,校园环境很好的。 一、住宿条件 我们学校有三个苑,文达、文华、文韬,都是六人间。其中文达苑最靠近学校大门,住宿环境最好。其次是文华、文韬,没有独立卫浴,也没有空调,可能是因为咱学校比较穷吧,把钱都拿去投资学术了哈哈哈! 二、餐厅 各种美食都有,各地小吃都有哦,价格的话也相对公道,上图 三、运动场 运动的话有一个大的田径场、大概一个室内篮球场、两个足球场、一个网球场、一个排球场……哎呀,我也有点记不清了,不怎么爱运动,嘿嘿。 四、军训 军训时间大概是两周,计入学分,强度也比较合适的,没听过有人出事什么的,如果身体不想允许可以走程序免训,具体要求就按当年的情况来了。 学校的学风挺好的,挺多人考研的。嘎嘎卷啊!毕竟人往高处走嘛! 吕梁这个地方离省会太原挺近的,不过因为疫情也没有机会出去玩,气候吧冬暖夏凉,吕梁地区多山。老师们也很好,我学历史学,我感觉我的老师都比较渊博,并且平易近人,很喜欢他们。 再放一点我拍的照片吧

吕梁学院有没有硕士点
提示:

吕梁学院有没有硕士点

吕梁学院现在没有硕士点,目前学校也在争取建立。  接下来介绍一下学校其他情况! 
一、学校简介
吕梁学院,坐落于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市新城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时期曾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学校创办于1978年,始称山西师范学院吕梁专科班,1984年成立吕梁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与筹建中的吕梁理工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吕梁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学校与太原师范学院联合举办本科教育。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
二、学校的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11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53万平方米;设有16个教学单位,建有1个综合实习实训基地(交口分院),开办4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等9大学科门类;于2018年开始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9名;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万余人。校训“弘毅行知”出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元典。“弘毅”属世界观,强调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行知”属方法论,强调知行合一、躬行践履。“弘毅行知”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是做人准则与做事准则的高度契合,体现了对全校师生员工立身处世、治学求知的总体要求,反映了学校“艰苦创业”的办学传统和实用性人才培养特点,含蕴丰厚,警策凝练。
三、吕梁学院图书馆
吕梁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79年,原为吕梁师专图书馆,1991年吕梁师专和吕梁理工专科学校合并后,改为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2009年12月搬入新馆。2010年6月,吕梁学院挂牌成立,图书馆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新馆面积23019平方米。图书馆计划设置总借还书处1个,现在使用的各类阅览室12个,有阅览座位1952席。吕梁学院图书馆藏纸质图书75万册,电子图书55.6万册,中文纸质报刊890种,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两个全文电子期刊库,有中国数字图书馆、超星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2个,自建数据库包括馆藏书目数据库、条形码数据库、读者数据库。
四、教师队伍
学校有教职工1231人,专任教师89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3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725人。有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三晋学者”特聘教授、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晋英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1331工程”立德树人“好老师”课程建设计划支持人选、省级师德标兵、省级师德楷模、省级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等国家级、省部级优秀人才3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