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这一新的发展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历史经验,紧密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赋予以人为本以全新的涵义。 它强调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找到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指明的科学发展之路。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中央作出了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这些重大举措,抓住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突出矛盾和关键环节,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扩展资料: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对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最重要的概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十七大与十八大区别: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科学发展观第一次得到全面和系统的阐述。和十七大报告相比,十八大报告仍然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但增添了许多重要的新内容。关于第一要义,十七大讲“第一要义是发展”,十八大讲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关于核心,十七大讲“核心是以人为本”,十八大讲以人为本是“核心立场”。 关于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在提法上都与十七大完全相同,但在具体思路上更加富有逻辑性,如在论述“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时,强调“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论述“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时,强调“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