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怎么进去啊?
1、首先在百度搜索引擎上打出西南科技大学。 2、点击西南科技大学官网,进入网站。 3、进入网站,把鼠标移动到机构设置处会出现管理服务部门,点击进去。 4、进入网页后下拉界面会发现有教务处的选项。 5、点击教务处即进入教务处的界面了,然后点击右上角的教务系统。 6、然后会出现选择登录方式的界面,可以选择以学生的身份登录。 7、进入后输入对应的账号密码即可。
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电话
一、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西南科技大学 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816-6089095、0816-6089096,该校联系地址为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邮编为621010。
二、西南科技大学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 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学校现任党委书记陈永灿、校长董发勤。
建校以来,学校几经搬迁,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大背景下,2000年8月23日,教育部批准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 西南科技大学 。学校校园现占地4131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学校现有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亿元,教学科研研仪器设备值已达7.16亿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220万余册,电子图书781万余册。
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外国留学生3.4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6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78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有硕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四川省“ 双一流 ”建设学科(群)2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有国防科工局批准的国防基础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93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42人;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585人;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13人;有“*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等160余人次。有“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碳纳米材料”和“特种高分子”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以及“光电检测技术与研究”等10个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有“军民融合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教务处管理系统入口地址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教务处管理系统入口地址: http://jwc.ccswust.edu.cn/index.php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科为主,涵盖了工、经、管、文、艺多个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坐落在中国唯一的科技城——享有“中国西部硅谷”美誉的绵阳市,气候温和宜居。毗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与中航工业绵阳航空城仅一墙之隔,周边长虹、九州等名企云集,科技氛围浓郁,就业创业资源丰富、优势突出;公交车20分钟抵达市中心,成绵乐高铁40分钟抵达成都,交通便利。
学院自开办以来,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大背景下,名校名企名城强强联合,高起点高水平贴近行业办学,短时间内实现了飞跃发展,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术研究、科研孵化等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广大学子和家长们的充分肯定,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规模适中,校园靓丽,专业火热,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风景宜人的校园环境】学院面朝美丽三江,坐拥“唐楼凌霄、东津古渡、富乐仙踪”等十大三江美景;背靠国家级景区,轻松出游以园林建筑见长、融三国遗迹在内的自然文化山水景区“绵州第一山”——富乐山;校园远离城市喧嚣,木秀花馨,景色宜人,既可闲看杨柳依依,春色流黛;又能静听清风徐吟,溪水潺潺,是莘莘学子求学追梦的理想宝地。
【科学合理的办学规模】目前,学院拥有城南和城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米,全日制在校生人近1万人,达到了最科学、最理想的办学规模。与其他大型院校相比,西城学子有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带教带学”,有以学生为中心的辅导员陪伴成长,师生朝夕相处,人人沟通,亦师亦友。
【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学院与西南科技大学共享教学资源,聘用西南科技大学权威教授团队建设学院优势学科专业;充分利用绵阳科技城“产学研”资源,引进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任教师,打造优秀师资力量;积极开展与国外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合作,与南西雅图大学签订了姊妹学校,通过国际合作,共育英才。
【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以学生终身发展为中心,精心打造动力强劲的“创新专业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人格教育)和“大学生创业领袖计划”的双引擎,用以推动学生433十年培养工程,学生入校到毕业乃至步入社会,前后十年均有专业的西城导师团队从职业规划、学习指导、人生指引、创业导航等方面进行全程追踪指导,让西城学子创业有门,就业有道。
【优化前程的就业体系】打造有独特的“人才银行”就业系统,帮助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升才华之值,储能力之息。目前,已有3000余名土木建筑类学生通过该系统拿到了施工员、预算员等建设企事业单位专业管理人员岗位证书;近1500名财务会计类学生拿到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此外,就业系统中登记备案的用人单位数量已突破500家,其中不乏中铁集团、中核集团、长虹集团等大型企业,实现了校企之间零距离的人才供求关系。
【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学院艺体中心下设艺术团、交响乐团、电声摇滚乐队、各类社团、健身中心、运动队。学生有展示个人风采、特长的平台,还可以从零起点学到一技之长,如乐器、声乐、舞蹈、摄影、美术等,成为文艺达人。
学院按照贴近行业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努力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为培养诚信、能干的创新创业人才,学院构建了职业教育体系,并努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学院修改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了理论和能力两条培养主线, 将实践学分提升到40%以上,突出“做中学”。
学院紧紧围绕“以科技产业引领学院特色发展,筹备学院科技产业创业板注册上市,促使大学与产业形成共生关系”的战略计划,围绕“建筑节能行业”和“健康养老行业”,构建了文理两大优势学科群:创建了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建筑节能工程实训中心,依托中心技术力量研制了业内领先的新型多源复用热泵中央空调热水系统,逐步形成成熟产品,一方面应用安装到学生公寓,用以改善学生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以此为基础,建设有行业背景的新能源应用工程优势学科群;此外,学院响应国家号召,按照现代医养护一体化健康养老新理念,建成上千平米健康养老实训基地,并与香港恒艾国际有限公司结成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建设有行业背景的健康养老优势学科群。
学院依托两大行业实训基地,创新推行现代学徒制——“带教带学”集中技训,让有技术能力的教师“带教”,让陪伴学生成长的辅导员“带学”,每学期固定两周时间让学生集中学习与两大行业接轨的、最实用、最前沿的知识与技术,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了解行业背景、掌握行业系统知识及专业技能,练就看家本领,提高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实力。
学院在安县城西校区为两大优势学科群重点打造了有行业依托的“智能建筑节能工程”及“健康服务业管理”生产性实践基地,利用基地,以改革毕业设计为抓手,以提升师生行业能力为纲,在新校区实行多专业学生在校最后一年的行业能力综合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工厂环境与生产流程中,从事技术研发、项目设计、装备生产和工程施工,培养学生介入行业的全套学术能力,在这过程中,为学生开辟了科技创新创业的新天地。
学院将积极研发更多有衍射力的科技成果,并走产业化之路,建立校本产业及地方大学科技园,以此培养学生,服务社会。逐步将学院建成一所理念领先、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模式完善,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